第4章(1 / 1)

“应该就是这里了!”娜娜站在一棵古银杏树前,兴奋地叫了起来。

屋里传来动静,一位老者摇着蒲扇缓缓走出,见娜娜背着相机、穿着洋气,眉头立刻皱起:“你是谁?这里是私人宅子,禁止拍照。”

“啊,对不起!”娜娜连忙鞠了一躬,“我是林娜,从新加坡来的。这里……是我太婆以前住过的地方。”

她见老者神色冷淡,赶紧掏出护照,又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泛黄的旧照片——是她外曾祖母年轻时的合影,照片背景正是眼前的院子和银杏树。

老者将信将疑地接过,低头细看照片,又抬头打量院中景象,对比良久,终于低声自语:“是这里。”

“你太婆叫什么?”

“林陆秀芳。她是庆荣女士的徒弟。老爷爷,您认识庆荣女士吗?”

老人缓缓抬起头,瞳孔微震,眼神定格在娜娜脸上:“我奶奶……就是庆荣。”

接着,他侧身让出门口,把娜娜迎进屋里。

屋里摆设简单而古旧,墙上挂着斑驳的老钟,书架上静静地立着几本老书,书架上排放着几张泛黄的照片。

娜娜扫视一圈,目光落在其中一张黑白合影上,是“南洋劝业会”的旧照片,照片里的人神情庄严地站在一起,那种从岁月中穿透而来的庄重,吸引了她的注意。

“我奶奶就是左下角那个……”

老人小心地将那张发黄的合影从架子上取下,递给娜娜。

他顺手端来一杯清茶:“喝点吧,这茶是自己晒的,清火。”

娜娜接过茶杯,轻轻吹了口气,目光仍停留在照片上:“这张照片……应该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吧?”

“是啊。”老人缓缓点头,神色温柔而缥缈,“现在恐怕没人记得‘南洋劝业会’了。但我记得,因为我奶奶是那一届展会上,唯一获奖的女性。”

说着,他用衣袖轻轻擦拭照片表面的浮尘,动作小心得仿佛在抚摸某种珍贵的遗物。

娜娜从包里小心翼翼取出一个小盒子,打开后,托出一枚做工精致的奖章:“这个……是庆荣女士送给我太婆做纪念的。她一直珍藏着。”

老人一看到奖章,整个人微微一颤。他缓缓伸手接过,眼眶不自觉地泛红。

那是一枚铜鎏银奖章,中央是繁体字写就的“南洋劝业会·宣统二年·褒奖”,边缘已有些斑驳,却依然沉甸甸地散发着历史的温度。

“爷爷,你……你怎么哭了?”娜娜慌了,赶紧扶他坐到一旁的凉椅上。

“没事……”老人轻轻摇头,眼角的泪已滑落下来,“我只是突然想起了我奶奶。她活着的时候,总会跟我讲她在南洋劝业会的故事,说她那一辈子最骄傲的事,就是在那场展会上狠狠赢了一把。”

他抚摸着奖章,喃喃地说:“我从没想过,时隔百年,还有人记得她。还会带着她的奖章,来找她。”

“美好的记忆不会被遗忘。”娜娜轻声安慰,“啊,我得赶紧告诉我表哥,我已经找到太婆师父的后人了!让他明天一定来扬州。对了,爷爷,我还不知道怎么称呼您呢。”

老人露出释然的笑容:“我姓李,叫我李爷爷就行。”

“叮~”

突如其来的短信声打破了餐桌的平静。林明哲猛地拿起手机,眼睛飞快扫过屏幕,整个人像触电了一样跳了起来。

“什么?娜娜找到太婆师父的后人了?!”他震惊地喊道,筷子啪地掉在碗里。

他几乎没犹豫,转头看向春子婆婆,语速飞快:“春子婆婆,我们明天一早就去扬州!不能等了!”

“哎呀,那太好了!”春子婆婆也兴奋地凑过去看消息,“你们不是一直在寻找你太婆在中国生活过的线索吗?现在终于有了第一个锚点!”

林明哲眼睛发亮:“我们明天坐最早一班车去扬州怎么样?”

“当然可以啊!”春子婆婆笑得温柔,“我也想看看你们说的南洋劝业会,还有庆荣师父的绣品。”

说着,她转头看向我:“苗妙,你不是说也打算去扬州吗?”

我下意识避开她的目光,内心却像有两股力量在拉扯。要跟他们一起走吗?

春子婆婆像是察觉到了我的犹豫,语气轻柔下来:“当然,如果你有自己的安排,也不用勉强和我们作伴。”

“我……我想和你们一起去。”我脱口而出,连自己都吓了一跳。

林明哲立刻扬起嘴角:“那太好了!我们三个,明天一起去扬州!”

晚上,在旅馆内,我展开日记本,写下我的第一篇旅游日记:

今天,是我第一天的正式旅途。

非常意外的是,在靖江,我遇见了两个旅伴,春子婆婆和林明哲,还有暂时未露面的“娜娜”。

饭后,林明哲突然收到娜娜的信息,说她找到了她太婆师父的后人。于是我们约好,明天一起去扬州。

也许,一个人的旅行很孤独,所以我才想加入他们的那个团体。

他们所说的‘南洋劝业会’让我很好奇,没想到他们是来寻找自己太婆的踪迹才来的中国。

相比之下,我只是为了去见偶像王霜,才开始旅程,似乎有些肤浅。

但既然是旅行,就不要想太多吧。

——金苗妙,2025年5月4日,靖江。

第二天一早,我们赶到汽车站,买了首班车去扬州的票。

候车间歇,春子婆婆被小卖部里五颜六色的蛋兜吸引,驻足观望。

“我都忘了,今天是立夏。”我一边解开一个蛋兜,一边笑道,“挺好看的,买一个送给王霜吧!”

“这是中国立夏的风俗吗?”她伸手轻抚那些编着花纹的蛋兜,眼里满是好奇。

“对啊,立夏这天我们会给孩子编蛋兜,还要吃鸡蛋、斗蛋,比谁的蛋壳更硬。”我兴致勃勃地解释起来。

“真有意思!”春子婆婆感慨,“我得买几个带回去,给我的孙子和孙女当礼物。苗妙,等会儿上车能再跟我多说说这些习俗吗?”

“当然,只要您不嫌我啰嗦。”我挠挠头,笑着答应。

“喂,你们还愣着干什么?开始检票了!”林明哲在不远处挥手催促着。

我和春子婆婆连忙付账,匆匆朝检票口赶去。

最新小说: 骏青追日 疯言疯语话人生 月鞘传 我的护理故事 一生倒霉的女孩 茶破千劫 重生后我成了骨上开花的神 穿进乙女游戏,我成了恶毒女配 甲埔的王诗人 哪吒新传